曾经“冷门”的农学专业,为啥突然成了“香饽饽”?新农科是关键
这个长期在县城办学的省属本科院校,往年招种子专业学生,得“求着”考生报,提前批次放名额,降分补录是常事。可今年不一样,提前批次一次性招录完毕,第一志愿录取率100%,还扩招了50%!更离谱的是,全班90人,到现在只转走3个,还有1个外专业的学生“慕名”转进来。
这个长期在县城办学的省属本科院校,往年招种子专业学生,得“求着”考生报,提前批次放名额,降分补录是常事。可今年不一样,提前批次一次性招录完毕,第一志愿录取率100%,还扩招了50%!更离谱的是,全班90人,到现在只转走3个,还有1个外专业的学生“慕名”转进来。
“毕业即失业”这句话,对于很多即将走出象牙塔的大学生来说,可能是一种夸张的调侃。但对于一部分农学专业的毕业生而言,这却可能是他们正在面对的真实而骨感的现实。
最近在同学群里看到一张截图,四川农业大学农学专业的毕业生平均月薪四千五,比隔壁计算机系低了一千五,群里立马吵起来,有人说我们连毕业即失业都算运气好,至少还能找着工作,我想起去年毕业典礼,我们班三十个人,最后真去农业相关岗位的只有五个,剩下的不是考公就是转行卖东
“考研选专业只看兴趣?就业时哭都来不及!” 很多考研er选专业时一头热,结果毕业后发现专业对口的工作少得可怜。今天就来扒一扒那些“就业王炸”的考研专业,从经济到法学,从教育到工学,看完你就知道考研该冲哪个赛道了!
说出来你可能不信,我有个死党,去年从某农业大学农学专业毕业,简历投了足足一百多份。最后收到的面试邀请,赫然只有三封,而且都是“冷门中的冷门”:两个农药销售,一个饲料加工。面试那天,他特地穿了西装,头发梳得整整齐齐,对方HR给他看了三秒钟简历就开怼:“你们学种地
80年代的高等院校还没有211和985的概念,参照现在的定义来衡量,当时高中毕业班里考上重点大学本科的6位同学,基本上都毕业于相当于现在的211、985或是211、985双一流的高校。接下来,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的故事。